close
mov
電影簡介:(取自【聯合報╱記者葛大維/綜合報導】)
根據暢銷小說改編電影「追風箏的孩子」美國試片後,影評叫好。
根據暢銷小說改編的「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雖然在美國延遲上片,但試片後佳評如潮,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肯定電影不會受政治或暴力干預。路透報導,「追」片中因為出現兒童被性侵的鏡頭,讓演出該片的童星在祖國阿富汗遭到迫害,盛傳被追殺而逃難,導致發行的派拉蒙電影公司延遲6周再上片。

但在試片後,先看過的人反應對那場兒童的性侵的戲,認為導演馬克佛斯特處理得非常謹慎又令人印象深刻,導演含蓄的手法加上演員自然的演出,將來普遍的觀眾看了就一定能明白並產生共鳴。

「追風箏的孩子」根據卡勒德胡賽尼的暢銷小說改編,電影分成3部份,從1978年的阿富汗說起,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山的友誼,兩位小朋友愛放風箏、愛看美國動作片,溫馨動人,直到哈山意外遭到性侵,兩人關係生變,戰爭陰影來襲。
第2部份從阿米爾和父親逃難到美國,父子倆在困苦中活下來,阿米爾長大成人,戀愛成家。
最後部份已是2000年,阿米爾成為作家,他念念不忘童年的陰影,覺得自己當年對哈山有愧疚,決定回到故鄉尋,找關於哈山的記憶,卻再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我的感想:
主角阿米爾對哈山又愛又恨的感情應該是電影的主軸,而背景是描寫共產黨的暴行相對於美國的自由,阿米爾與哈山的主僕關係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有著許許多多的無奈,風箏象徵著自由,而那風箏的線象徵著牽引著自由的線,牽引著無數人的命運。

如果把電影情節描寫得太過詳細對電影本身是不道德的,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我想要表達的是這部電影給我感觸最深的兩件事:"教育"與"民主"。爸爸對阿米爾的教育深深的影響他一生,雖然當下並無法立即驗收,但不可否認的,阿米爾長大後循著爸爸的堅強意志與信念(雖然他曾經對爸爸的行為是那麼的不屑),彌補了他小時候對哈山的虧欠,也因此讓他的生命更與眾不同,也讓他身邊的人對他產生敬意。
"民主"在當時是多麼奢侈的幸福,我記得片中有個共產黨軍人講了一句再怎麼寫實不過的話:「在戰爭中還有甚麼羞恥心可言。」是啊!多麼血淋淋的一段話,讓我這個從小到現在沒有經歷過甚麼白色恐怖的年輕人微微顫抖。原來「民主」不是垂手可得,原來「羞恥心」是民主國家才會有的專利。劇中也顯露出對美國這樣一個「大熔爐」國家的景仰,我承認美國是屬於比較保護政治迫害的國家,但另一方面,我更希望美國是真正「對抗恐怖分子與共產國家」的領袖。

我慶幸我生在這樣的國家:台灣,更慶幸我沒有處在當時恐怖環境當中,人只是個脆弱的動物,任何一個惡勢力都可以把你扳倒讓你屈服!勇者在當時是多麼的脆弱,只要死神來臨,勇者隨時都是犧牲的對象!

我曾經不解阿米爾為什麼要那樣對待哈山,但我現在懂了!「主人」可以有選擇權也可以有主導權,「僕人」再怎麼樣聰明,在那個年代絕對不可以讓「主人」有受到威脅感。其實在我們這個世代又何嘗不是呢?「不在位者不謀其政」,「識時務者為俊傑」,「樹大招風」都是天天在新聞上演的寫照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y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