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現在應該還在拍步步驚心2,聽說還是部穿越劇,不過是從過去穿越到現代了!
會想介紹這部電視劇,是因為他演活了人生會經歷的種種一切,而我看完後有了很深很深的感觸
如果你大概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對佛學有些研究的話
他不只是齣「情感穿越劇」,也不只是部言情小說,他的意含,有著很大很大的哲理啊!
我最喜歡劇中這首歌: 三寸天堂
先講相對論好了 (可GOOGLE查相關資訊)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提出的相對論(英語:Theory of relativity)是關於時空和重力的理論,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相對論極大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其中的「四維時空」,在物理學和數學中,一個n個數的序列可以被理解為一個n維空間中的位置。當n=4時,所有這樣的位置的集合就叫做4D空間。這種空間與我們熟悉並在其中居住的3D空間不同,因為它多一個維數。
這個額外的維數既可以理解成時間,也可以直接理解為空間的第四維,即第四空間維數。
這部穿越劇,或許我們可以說,他是把「四維時空」很真實的演出來
在我們這個三度空間(時空)的世界裡,可以看到二度空間(時空)的生物(只有長和寬)
但二度空間(時空)的生物卻搞不清楚三度空間(時空)的生物
就如同我們用燈光將手的影子投影在二度空間(時空)生物可看到的平面上時,他可能會覺得很可怕
從以前到現在都很重視四度空間(時空)的研究,我們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在天氣預測上了
而此穿越劇,就是在講相對論所提出的,當速度超越光速時,我們會到另一個和我們重疊的空間,而那個空間是長寬高同時垂直的空間。
為什麼我又說「步步驚心」跟佛學很有關呢?
馬爾泰•若曦(劉詩詩飾演)知道所有人的結局,但獨獨不知道自己的結局,而且他竟然還天真的以為他可以改變結局
也就是因為他的自以為是,讓因果如此循環著,後來驚覺自己才是一切的始作俑者,讓一切的結都成了死結。
「捨得」我們都會說,有捨就有得,你捨多少就得多少,你不肯捨就一無所得
你能把虛空法界統統捨掉,虛空法界圓滿得到了。何以能成法身大士,何以能得圓滿佛果?沒有別的,捨得而已。
「貪嗔癡」是三毒煩惱,是無量無邊煩惱的根本,三歸成一就是貪。布施就是對治貪欲的。(摘自淨空法師)
(圖片取自網路)
我相信知道歷史或看過電視劇的,都會很疼惜八爺的懷才不遇
若曦應該也是因為知道他的結局,因憐憫他而愛上他,而且還拿自己的幸福跟皇位要八爺選擇
希望八爺能就此只愛美人不愛江山
可惜,他終究還是抵不過江山的誘惑力啊!
(苦心經營了那麼久,能放棄的是少數啊!但看戲的人都知道,他放棄才能得更多!至少,如果他放棄爭奪,請康熙讓他退隱山林,或許可以免一死,不過這也很難說,只怕雍正還是會不放心他,還是又暗地把他殺了!但話又說回來,至少他能有多一些時間修行,不再白忙!也或許,他就此隱姓埋名,能逃過之後在獄中被折磨到死的那一段!)
在八爺的認知裡,有江山就會有美人,兩者不相衝突,何必選擇呢!
(圖片取自網路)
若曦與四爺的相戀也是錯誤的開始,其實我覺得從頭到尾若曦其實都沒有愛上誰
他只是一直主動的參與,被動的接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像主題曲的歌詞說的:
飛蛾撲火,明知是禍為何還不知所措
我們人不也是這樣嗎? 大家的結局不都一樣嗎? 除了往生之外還有別的嗎?
能帶走權勢名利嗎? 能帶走金銀財寶嗎? 到最後不過就是一甕白灰。。。
要努力的,應該是「留下什麼」
留下錢財,會被花光;留下名,成為歷史記載中的一個名字,讓後世享用你的成果,或許更值得努力!
留下好精神與好德行才是永遠的啊!
看看心經怎麼說(翻譯請點連結)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若曦其實早知道這一切都是苦果,卻不想逃脫反而越陷越深,真是迷到最高點了啊!
而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若曦的翻版嗎?
這世間的確有好多個身不由己,我們沒有「捨」的智慧,就只有「好好把這齣戲演好,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若曦若無法放下一切出家修行(在那個年代,以一位格格或宮女的身分若真要逃脫,只怕只有此途可走)
否則就是把宮女的身分好好作好,不要跟任何阿哥發生男女之間的感情,因為他怎麼選恐怕都不會滿意的
因為若曦本身很討厭跟其他女人共事一夫,選哪一個都會碰到這樣的情形,那乾脆什麼都別選!
反觀若蘭,我覺得他算是劇中比較聰明人,整天念佛不問世事,不在風暴中打轉
但是,他一味的希望能跟自己已死去的愛人相見,還是迷啊!
如果他真的看懂佛經,領悟佛說的輪迴,他就不該一直求跟將軍見面
(只怕再見時,將軍已不是當初那個將軍了!)
若蘭應該要求自己的心靈平靜,忘掉所有的事情,不要再繼續糾纏下去了!
ps.聽淨空法師說,人在臨死的時候會看到許多死去的親人,不要跟他們走,那些都是冤親債主,跟他們走會去六道輪迴
只能跟佛跟菩薩走,才能到極樂世界不再輪迴
主題曲歌詞寫的好:
最好不見 最好不念
如此才可不與你相戀
多一步的擦肩 就步步淪陷
若曦在劇中最後選擇了雍正,但是他既然選擇了又不好好當賢妻,還常常給雍正臉色看
自己煩惱又多,積鬱成疾,又惹夫君不開心,這不僅是迷,還是傻啊!
聽說步步驚心要開拍步步驚心2了!
回到清朝的張曉扮演的若曦完全不及格,希望他再當回張曉時能「好好做人」,不要再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人了!
不過,如果步步驚心2是演張曉覺悟了,那也就沒什麼好演了是吧!
人啊!就是因為有五蘊(色、受、想、行、識),有貪嗔癡慢疑,才會讓戲變得這麼詭譎啊!
人家說「看戲的是傻子,拍戲的是瘋子」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
基本上人生下來就是當瘋子,因為人是演員,來到這生要演這個角色,既是演員就應有演員道德,盡量將自己的戲演好
不要妒忌人家演的角色,如果自己出場演的是奴婢,就不要妒忌人家演格格
要知道「好不一定適合」,將自己應做的事做好,獲得圓滿成就是最大的成功
心經告訴我們人要修習一切世間智慧,通過聞、思、修三個境界,才可以慢慢達到靈性的體會,亦即是「般若」境界
畢竟我們演的是人不是佛,一味的煩惱苦惱胡思亂想也是枉然,還不如好好盡自己的本分
除非,你能好好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覺悟捨下這一切,否則如果只是當個看戲的傻子,那就太可惜了!
只是,我一直很納悶,雍正說他最喜歡看的書是金剛經?
他真的看懂了嗎? 如果真看懂,怎麼會跟兄弟搞成這樣,而且讓自己如此陰沉,又疑心這麼重呢?
或許又是那一句「身不由己」吧?!
這齣戲我覺得有兩句很受用
「既來之,則安之」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解釋:
有一個可能的說法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個可能是下雨之後彙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涸了。
這個登山者走者走者,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巔上雲朵湧起。
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兩種境界在其中。
第一種,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
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
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
有的是身體的障礙,有的是心理的障礙,有的是環境的障礙。
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
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觀念都不瞭解。
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
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摘自聖嚴法師)
後記:
其實我覺得步步驚心看得深入些的話,比甄嬛傳有看頭
不過兩齣劇的走向不太一樣,我覺得步步驚心可以看到出世的一面,甄嬛傳就來的入世些
說白一點,甄嬛傳比較世俗,步步驚心比較脫俗
雖然步步驚心給人家的感覺還是很偶像劇的演法,但這也是我很佩服作者的地方
把脫俗的意涵用世俗的演法表現出來,真的不簡單!
最後附上三寸天堂的歌詞:
三寸天堂
「步步驚心」片尾曲
作詞:嚴藝丹
作曲:嚴藝丹
停在這裏不敢走下去 讓悲傷無法上演
下一頁你親手寫上的離別 由不得我拒絕
這條路我們走得太匆忙 擁抱著並不真實的欲望
來不及等不及回頭欣賞 木蘭香遮不住傷
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
不再找 約定了的天堂
不再嘆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
借不到的 三寸日光
停在這裏不敢走下去 讓悲傷無法上演
下一頁你親手寫上的離別 由不得我拒絕
這條路我們走得太匆忙 擁抱著並不真實的欲望
來不及等不及回頭欣賞 木蘭香遮不住傷
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
不再找 約定了的天堂
不再嘆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
不再找 約定了的天堂
不再嘆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那天堂是 我愛過你的地方
趕快加入粉絲團,按讚不定時有好文好康分享喔!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給個及讚,讓更多人得到善知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