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近在看的書
有存在主義之父之稱的丹麥哲學家齊克果(1813-1855),作品融合了文學、哲學、神學和文化批判等領域的思考。這本《聰明齊克果》以寓言的形式表達抽象的哲學概念,是讀者認識齊克果的敲門書。
這本書是由每一小則寓言構成的,每一篇都可以讓你思考很久,有時候看一遍不太懂,看第二遍,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齊克果真是個天才思想家啊!!他用一則小故事,就可以把謬誤,矛盾的事物,詮釋的非常透徹。不需用激烈的語言或手段,輕輕地,把一些人的高談闊論,毫不費力地將他擊倒,喔!應該是說,他根本不用出手,對方就自動繳械,好比我們看的武打影片,葵花寶典都還略遜一籌!!
我這樣說一點都不誇張,以下我分享裡面幾則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讓大家感受一下齊克果的功力:
法國政治家
--我們能夠有權無責嗎?
我們還清楚記得一件事。有一位法國政治家在兩度受邀出任閣員時宣稱說,他要接受這個職位,但是條件是:由國務大臣負責任。
我們都很清楚,法國國王不負責任,是由首相負責任;但首相不想負責任,因為他當首相有一個條件,即國務大臣要負起責任;很自然的,最後的結果是:更夫或管理街道的人要負責任。這個「責任往下推」的故事可真是亞里斯多芬(古希臘喜劇作家)寫作的適當題材!
這樣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不就是在說我們現在的政府嗎?
國際麵粉降了,政府要求下游糕餅業者要降價,卻不要求上游大盤降價?
那42家囤積汽油的加油站不公佈名單,不加以查辦,反而要求人民不可以拿桶子去裝汽油?
劉院長的胞弟因職位關係與劉院長需要利益迴避,健保IC卡因此得停半年改用紙做的健保卡代替?
馬先生當上了台灣民選總統,七百多萬的選票要他撐起這個國家,他卻說要退居第二線?...太多太多荒謬的事情在我們的國家:台灣,每天這樣上演著。。。而齊克果用三言兩語,就把這樣荒謬的現象給諷刺了一番!
再看看這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
准許賣淫
--什麼是喜劇?
當一個女人要求法律准許它成唯一名大眾妓女時,那是很滑稽的事。
我們有正確的想法,認為成為體面的人是很困難的(所以,不准一個男人成為獵犬的主人並不是滑稽的事),但是不准別人成為可鄙的人,卻是一種矛盾。是的,如果這個女人獲得准許,那也是很滑稽的,但其矛盾卻是不同的,即當法律的權威顯示其力量時,也正顯示其無能:其力量在於「給予准許」,而其無能在於「無法使之成為可准許的事」。
齊克果就是可以用短短的寓言故事,告訴你其中荒謬的地方,而且輕輕鬆鬆表達他所想要表達的看法,我發現,只要你的「中心思想是正確的」,也就是說當你評論某件事情是根據邏輯判斷,不帶任何偏私,你看事情就會變的很透徹,而且很清明,你不太容易被市場左右,而且你判斷一件事情會非常準確,當你的前提是對的,你所推論的結果就不會錯誤!
十九世紀哲學家齊克果有一則寓言,叫作「缺乏熱情的年代」
有一顆每個人都想擁有的寶石,放置在遠方一個結凍的湖上,而湖上的冰很薄,由危險死神監視著,但走近去看,冰顯得十分安全。
如果在一個熱情的時代,有人冒險去拿那顆寶石,那麼群眾會為他的勇氣喝釆;他們看到他的決定性行動很危險,會為他而顫慄,跟他一起顫慄;如果他溺死了,他們會為他悲傷;如果他拿到了,他們會發出羨慕讚嘆的眼神。
但在一個沒有熱情而沉澱的時代,情況就不同,人們會共同認為冒險去那麼遠的地方是非理性甚至是不值得的行為;他們會互相嘉許成為聰明及有著共同的集體想法及觀點,所以把一些非常規的行為,例如「熱心」、「冒險」、「忘我」……變成「技藝」,在安全網中表演一下,極其量在安全網邊緣來個看似危險的動作,而群眾就屏息的說﹕「天啊!多麼瘋狂,他正冒著生命的危險。」
我們基本上是生活在一個沒有同伴的年代,因每個人都很獨立。獨立得看不見別人,容不下別人。
齊克果與尼采被視為近代存在主義的始祖,著力探討存在的本質、個體之存在性、內在之自由意志等問題。人是自己創造的東西,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必須要靠我們去活出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把自己的罪行或是自己的決定推諉到別人身上,即使上帝是存在的,我們依然要對自己負責,我們自從被拋入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起就要為自己的一切作為負責。
「人是自己創造的東西,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必須要靠我們去活出來。」我們不是必敗的,上帝給人的自由意志是非常可貴的,端看我們要如何過生活。
齊克果簡介:
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生於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是當代西洋的存在哲學之父,也是一位丹麥的先知。
人稱齊克果為丹麥的「蘇格拉底」,深受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感召。不過他並不以蘇格拉底自足,他要追蹤基督耶穌,從極度受苦難中贏得永恆的生命。二十一歲時,發現父母在未婚前便有污點,使他心靈上如大地震般的震驚和難過,與父絕交,他甚至怨恨自己不該到世界上來,或者根本自己便是生於痛苦的深淵中。
一八三八年後,與父重修好,該年八月九日,父親逝世,他心中的陰影也消除,開始參加教會活動,並取得神學學位。齊克果在一八三七年五月五日,遇見了蕾琪娜小姐(Regina Olson),一八四O年九月十日訂婚,可是在訂婚後,漸漸地發現其未婚妻無法分擔自己內心的憂苦,彼此無法有任何的內心溝通,於是忍痛與其未婚妻解除婚約;這種不得已的事,使齊克果日後否定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可能性有極大的關聯。
此後齊克果從事學術著作,並開始對社會、教會寫些批評的文章。這些批評的文字同時在丹麥的「海盜」報紙上,也被別人攻擊;但是在筆戰期間,齊克果的一切缺點也被該報社所揭發。
於是,齊克果的生命開始有了轉變,注意「自身的存在」,也開始注意自身與外界的種種關係。在他探討自身問題時,漸漸發現「自身的存在」是個人的,與人無關的;因而覺察出當時基督教太注重形式及群體的集會,而忽略了個人與上帝間的內心交往。
總之,齊克果對當時的一切不合理而不滿,以為一切的制度都在向外發展,而忽略了內心的精神價值。於是在一八五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結束了憂鬱的生活,離開了人世,死時才四十二歲。
齊克果的哲學思想,是批判理性及世俗性。他是第一位採用「存在」概念的思想家,而且把「存在」一詞局限於「人」的具體存在之中,他用個人體驗發覺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用宗教的情操,完成自己的存在,以宗教信仰的方法,去走存在之路。
齊克果所呼籲的是「回歸內心」,找到內心的上帝。他也強調找回「個人」,並且具有強烈的道德感與宗教感,他希望在道德與宗教的領域內找回「個人」。他的方法,一方面是對於焦心的經驗之反思,一方面是藉自由決定而努力達到超越境界。因此他強調體驗存在,批判存在,實現存在。「體驗存在」是屬於經驗的層面,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感受;「批判存在」是屬於理性的層次,是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經驗層面,而進入思維的法則中;「實現存在」所著重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行;在日常生活中表現自己的信仰。
齊克果強調:(1)重視單獨的個人(2)強調主觀真理(3)重視個人的自由與抉擇。這日後就成為存在主義的特徵。他的思想重點有:
(1)反對黑格爾
反對黑格爾那樣的思想家,齊克果認為黑格爾建立了美妙的思想大系,但他自己不住在裡面。在這樣的思想體系中,人的主體已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
(2)強調人乃是存在於現實
人乃是存在於現實、存在是在變化中,變化必須牽涉到未來,而未來使我發生不確定和憂懼,因為我不知道明日會替我帶來什麼。
(3)抉擇
面對未來,存在的主體必須要替自己作抉擇,這樣才能達到他純真的自我。人是自己創造的東西,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必須要靠我們去活出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把自己的罪行或是自己的決定推諉到別人身上,即使上帝是存在的,我們依然要對自己負責,我們自從被拋入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起就要為自己的一切作為負責。
(4)存在先於本質
人並非有其特定的本質,先天的本質難以界定。既然人的存在乃是個體自我的抉擇過程,那麼每個人的本質就是由人生過程中的抉擇結果所決定。
(5)人生三階段
1.感性階段:在這階段中的人,感性的享樂是生命的唯一目的。要達到這種享樂,身體的美麗及健康是必要的內在條件;必要的外在條件則為高位﹑財富﹑名譽等。他只觀察,但不實行。簡言之,將存在化約為思想,取觀察而捨實踐的投入。
感性的存在者其生命是破碎的﹑不一貫的,只是「見一日過一日」地,將自己迷失在目前的時刻中,將過去與將來都忘掉。最後,怠性階段的人唯有面臨空虛和無意義。他只有自外轉內,在自己的內部找尋真正的自己。只有這樣的實踐,人才能由破碎分散的存在中躍起,成為一個統一的自己。
2.倫理階段:通過抉擇與實踐的投入,自我就統一起來,集中起來。在感性階段中的人,常是「自我中心」的。但這種「中心」,只是向外求得的。在倫理階段中的人,生命是以「在自己之內的中心」來得到集中與統一的。
3.宗教階段:宗教階段與倫理階段的關係密切,其間的些微的不同是,在倫理階段之中的人格統一,只基於抉擇和投入。但在宗教階段中的人格統一,除了基於抉擇和投入外,更加上要接受上帝的意志。人要信仰上帝,就要冒險,要準備作出理性認為最荒謬的事,沒有冒險,就沒有信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