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紹了【J愛教育】幼稚園之父 福祿貝爾 Friedrich Froebel,大家一定還想知道還有什麼厲害的教育方法可以啟發你的孩子吧!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教育家中的「女中豪傑」蒙特梭利 Maria Montessori

圖片取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ia_Montessori
蒙特梭利教學法(始於西元1907):來自義大利
主要學者:蒙特梭利 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差不多比福祿貝爾晚了一個世紀)

背景:(什麼背景就會造就出什麼理論!所以一定要了解學者的背景!)
蒙特梭利的父母都是知識份子,1890年開始念醫學,是義大利第一位學醫的女性,以當時來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因為男性沙文主義還是存在的,父親非常反對,男同學也對他不屑,而且當時認為男女同學一起解剖屍體是不妥當的,所以蒙特梭利常常一個人面對屍體。畢業後,成為精神科的助理醫師,特別專注兒童醫學。
1896年蒙特梭利完成精神病學有關「對抗的幻覺」的博士論文。之後便開啟她最重要的研究歲月。直到1907年蒙特梭利發展出人類生物學的理論,並且根據她的教育學和在「兒童之家」的實際實驗,奠定神經精神病學的基礎。
Jenny說:蒙特梭利真是個堅強的女性!頭腦聰明外,意志力也很驚人!

成就:
成功的使一些來自精神病院的智障兒童學會了讀和寫,甚至能和正常兒童一樣順利通過公立學校考試,後來為貧困卻正常的小孩創立「兒童之家」。訪客來到「兒童之家」時,無不感到訝異,他們看到一群乾淨、有禮、專心、會讀寫的小孩。這群小孩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安靜有秩序的活動著,每個人都埋首於自己所選擇的「工作」。他們選擇工作的教具,回到座位,不會打擾其他同伴,稍後更會悄悄地將教具歸回原位。他們表情安詳愉悅,表現出對生活極高的興趣以及自尊心。
Jenny說:這樣奇蹟式的成就,讓我想起了行為學派很有名的華生John B. Watson說:「給我一打壯健的孩子,在我的特別世界裡教養他們,任擇一位,我擔保可以使之成為任何專家,醫生,律師,畫家,企業家。。。也可以成為乞丐,盜賊。。。不管他們祖先的才能,嗜好,品性或是種族。。。」


理念:
1.「心智的缺陷,是教育的問題,不是醫學上的問題。」
蒙特梭利發現,即使這些有障礙的小孩,在受到鼓舞後,也會產生自發性的學習興趣與自我紀律。
蒙特梭利不太贊成遊戲,認為那是一個虛幻的世界,認為「兒童經常被錯誤的認為,迷戀於迴避思考的無意義的玩耍和遊戲中。
2.認為兒童其實喜歡在一個真實客觀的世界裡,一個可以看、可以觸摸、可以移動、可以體驗的世界,從工作中表達自我、發展自我。所以兒童在做他喜歡的工作時,是全神貫注、全心投入的。就在這種自發性的活動中,紀律自然形成
如果有哪個小孩完成了一件極為出色的「工作」,其他的小孩只會感到欽佩和快樂。蒙特梭利觀察說:「他們似乎都為自己能做的事感到高興和滿足,而不妒嫉別人的成績。」
3.1926年蒙特梭利在日內瓦的國際聯盟上,以「教育與和平」為題發表演說:「迄今,人類社會的進化,還只是繞著成人的希望打轉。當我們建立起此一物慾充斥的社會時,兒童一直被我們遺忘。正因如此,人性的進化只能比喻為一條腿的進化。」這樣的呼籲,對於七十多年後的現代社會仍然適用。


主要教學模式
1.教師的支配權並不多,她只為學習者準備一個適合其需要的環境。教師的作用基本上是一個觀察者,教師應讓兒童在學習中自由的實踐,去發現自己的錯誤、去冒險。
2.教師的任務是尊重兒童的個人風格,讓他們循著不同的途徑達到自我實現和自我控制的目標。每位兒童都是天生的探險家,他們會積極主動去探索並認識周遭的世界。
3.在兒童之家,蒙特梭利非常重視學習環境和教具的設計,所有的設備都必須配合兒童幼小的體型,使他們有能力自己操作。只有自己真實的經驗,而非概念的記憶,才算是真正的學習。
4.混齡教學:在混齡的學習環境中,年紀小的孩子有實際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在被邀請教導的過程中,更修正、增強自己學過的知識,並且在長幼的互動中,孩子也發展其社會能力,大孩子照顧年幼者,培養其領導能力及責任感;年幼者學習較成熟的行為,並尊敬、服從較大的哥哥、姊姊。

總結心得:
1.蒙特梭利所提出的「真實生活」的主張,讓許多美國父母耳目一新,而她主張「環境是決定生物體發展的關鍵」,也使不同階層的父母受到鼓舞。
2.幼兒的學習行為不是「遊戲」的概念,而是「工作」。 
幼兒在使用教具和學習材料的過程,是屬於一種工作的狀態,不能以遊戲稱之;操作學習材料是孩子們的主要工作,就像成人也必須工作一樣。成人可以透過工作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也能從中學習到人際互動的許多知識。同樣的,孩子的工作是一種自我追求的過程,也是一種進步和成長的方式。
3.尊重孩子「個別差異」!兒童的好動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橫加干涉或禁止,師長千萬別「指揮」或「命令」孩子,要讓他自己指揮自己,自己聽從自己的命令。
4.大人或老師不要「主動」的想去「教」孩子,應該做個「旁觀者」來注視孩子的一切行為。相信小孩之所以無法將屋內安排得井然有序,始作俑者是大人。兒童本有順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權力」予以弄壞而已。

延伸閱讀:
【J愛教育】幼稚園之父 福祿貝爾 Friedrich Froebel


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跟福祿貝爾差很多對吧!蒙特梭利認為「環境」很重要,只要你的「環境」佈置得很有書氣,自然就可以擁有書氣的孩子!不用刻意去教他,只要能「以身作則」,就可以擁有一個跟父母氣質一樣的小孩!
蒙特梭利認為只要依循著孩子的興趣,讓他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當中,紀律與秩序可以自然而然的形成!
而遊戲讓孩子沒有閒暇思考,而且遊戲是個虛幻的世界,所以蒙特梭利不贊成孩子一直玩。

基本上我覺得蒙特梭利的教法很適合培養資優生,但是能不能像華生John B. Watson那樣任意地讓一個小孩變成天才,這一點我還是持保留態度!我認為每個小孩生下來就有他自己的習氣與個性(其實我還蠻相信八字有關於"個性"的說法),有的小孩天生的習氣就是不太好,我認為不僅要給他良好的環境,還要有優良耐心的導師陪伴他,教導他才行!

至於蒙特梭利「不贊成孩子一直玩」這個觀點我是贊成的!我認為「遊戲」應該不只是「好玩」,更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教育意義(譬如說應該要有認知的啟發,情意的培養,還有技能的運用等等~~~),這點才是重要的!
而混齡的學習環境我覺得挺不錯的!大孩子可以培養其領導能力及責任感,年幼的孩子可以學習較成熟的行為,也可以學會尊敬、服從。當然這個前提一定要是「環境優良」的狀況下!

(本篇純粹參考用,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請別問我哪個教育方法對孩子比較好,每個都是個案,有興趣的歡迎討論^^不過我沒有辦法幫你決定要把小孩送去哪裡喔!)

 Jenny寫文寫得很辛苦,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別吝嗇給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y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