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麗的愛情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想到「他」,心裡面就

充滿著「信」、

充滿著「望」、

充滿著「愛」!

聖脈的愛情觀

跟大家介紹聖脈的愛情觀,在我們還沒能力無條件、無所求、無對象地愛的時候,就是不適合談愛情的時候。什麼時候適合談愛情?當你的身心成熟到可以無條件、無所求、無對象地去愛一個人的時候。那是你可以談戀愛的時候。

真正的戀愛是:你走到哪裡,你都看到他,你都看到他的眼睛、看到他的耳朵、看到他的鼻子。不但如此,你是用他的眼睛看東西、用他的耳朵聽東西、用他的鼻子嗅東西,你變成了他。

當你愛上他,你就是這樣子的感覺,走到哪裡,你都看到他,看到他的歡喜,就是你的歡喜,看到他的受用,就是你的受用,像一個母親看著她心愛的孩子,心愛的孩子一切的受用,就是母親的受用,你的身心已經成熟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是你可以談愛情的時候。別怕真正的愛,只怕不是真正的愛。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寫的情景是元宵節---萬家燈火,大家穿新衣,帶新帽,高高興興地,女的鶯聲燕語、男的呼朋引伴,走在非常熱鬧多彩的街頭,還有滿天滿路的燈火。這時候,我們的主角,什麼都沒看到,他只看到她的心上人。

你是誰啊,誰是誰啊!

誰是誰啊?你是看的人?還是被看的人呢?這膾炙人口的詞,為什麼能夠流傳久遠呢?因為我們都投射自己是那---尋找那個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我們投射自己是找人的人,也投射自己是被找的那個人。

誰是誰啊?你是哪一個啊?你到底有什麼特質?讓「那人」這樣子尋找啊?你到底以什麼特質尋找這樣的人啊?如果你的愛不是無條件、無所求,如果你的愛那麼怕對方背叛,那怎麼會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呢?你怎麼會是那個找燈火闌珊處的人呢?

很多人以為修行是無情,他不瞭解宗教講的無情,不是這樣子的﹔六祖慧能有一句話:「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繁興指的是在每一個轉折處,在每一個應對進退處,在每一個有對象、有人我分別處,他都不對號入座;「那伽」就是飛龍自在的意思,「繁興」就是不管事情發生多麼的繁雜、忙碌,他的心都能夠住在「自在定」裡面,佛教講的「不留情」是指「無相」:不對號入座,沒有對象。

如果一個人參加宗教的活動非常的熱衷,他的家人和配偶就會說:「你乾脆搬到教會去好了,你乾脆搬到聖脈去住好了,不用回來了,家裡不是旅館啊!」感覺上好像是,有裡面跟外面的分別。家才是你的裡面,這個家以外的叫做外面,但,什麼是我們的家呢?

真正的家是一條心,是「同心」

你的心都在外面,你的心裡面只有同修,你的心裡面只有那些教友,你的心裡面沒有我這個配偶,真的嗎?有對待的心,不可能同心,你對我好,我對你好,不可能同心,那是一種交換。

聖脈的同心,是無所求、無條件的對待;聖脈的每一個同修都將每一個同修當作心上人,每一個人都需要心上人,你很自然地在心裡面想念他,想念他的時候,你的心中充滿愛,每一個人都需要這樣子的心上人。為什麼我們會想談戀愛?因為我們想要有一個人,能夠舒服地放在我們的心裡面,每次想到他,內心就充滿了愛。你要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個人是誰啊?你真的是在找這樣的人嗎?你想起他的時候,心裡面浮現的是:「他的心都在外面不在家裡,結婚之前他不是這樣子的!」但是結婚之後,你又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想念他」是一種對待,不是無條件、無所求的愛;而這個愛會因為婚前、婚後而改變的話,它本來就不算是愛。

心的依止

生命來去、生死相依,你內心的依止是什麼呢?內心真的依止真理嗎?內心真的依止三寶嗎?還是依止你的配偶,依止你的家,依止一個與你沒有同心的家?

每一個人都需要心上人,你的心上人一定是你的配偶嗎?如果我的心上人不是我的配偶,那會是誰?每一個人都需要心上人,你想到他,心中是充滿了愛;你想到他,不是想到計較、對待,不是想到他對你不夠好;如果是的話,那他鐵定不是你的心上人,他只是你抓取的對象;你想到他,若沒有一份生命何其莊嚴的感動,他也鐵定不是你的心上人啊!不管你們是不是結髮夫妻。

我們需要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這個「需要」是因為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裡面就充滿著「信」、充滿著「望」、充滿著「愛」,這是多麼美的事情!

這樣子的話,宗教是不是不愛家庭呢?不是不愛家庭,是因為他的家庭是同心的家庭,他走到哪裡都是同心的,如果他們是三個人的家庭,三個人只有一個人,在一起就同心協力,不在一起就分頭辦事。但分頭辦的事還是同一件事,這個家,還是一樣的圓滿,比世間表相的家更圓滿,你覺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y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